大概是某个午后,突然觉得我该出国走走了,作为一个护照下来过后一直空空如也,绝对不会考虑跟团的人,翻开整个亚洲地图,也就东京了:
- 安全
- 适合扫街
- 用英语交流足够
所以我就这样飞向了东京。
落地首日的夜晚就逛到了秋叶原,国内道路基建多少都模仿了点日本,出地铁站的时候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跟着一个日本推友的推荐去了地铁站一两公里外的的一家拉面馆,吃完了震惊这么好吃居然不用排队,在帝都深受排队之苦的我感受到了第一个幸福瞬间。
街边溜达了会儿,便一头扎进了路边的一个工厂风装修的酒吧,店里只有一个长得仿佛亚洲版摩根弗里曼的老爷爷客人。可能这个酒吧就像之前拉面店一样并没有被多少游客找到过,听到我是刚来日本第一天的中国人,我就一下变成了他俩面前的新奇物件儿,弗里曼爷爷把他跟前的凉拌山药片递我让我尝尝,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吗,我说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讲但我们煲汤总用这东西,老爷子听完哈哈大笑,后面店长充当翻译,他和我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回家,走之前跟我眨了眨眼,把我点的酒一并付了以欢迎我来日本,还要求我得自己付钱再点杯酒照顾下老板的生意,受宠若惊的我自然答应了。
弗里曼老爷子走了没一会儿,店里进来一个韩国人模样的小哥,像是店里的熟客,店长兴奋地跟他介绍起我,小哥跟着一脸开心地开始找我唠嗑,原本想拿张家界来跟他扯扯话题,后来才知道虽然是韩国人长相,但是他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来自Texas(虽然身上毫无我印象里的那种彪悍气质),所以他并不知道韩国人多么喜欢张家界,在这家店刚开业他就来过,每年他美国芬兰来回的时候都会在东京停留,然后来这家店跟老板say 个hi。也就是他,让我明白我说英语的时候唯一能确保的是我自信的样子,真正碰到native speaker还是磕磕巴巴个不停,不过最后倒也不怎么冷场地聊到了店主关门。
第二天去横滨和给我推荐拉面馆的推友一起逛了逛,回来过后,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雨,已经躺下的我赶紧起身奔向中目黑,生怕一场雨把樱花给吹没了,出门前扫了眼google map,发现回来还有电车,甚至去中目黑之前还赶着去前一天的酒吧把答应的酒给喝了,然而并没有注意到返程电车第二天凌晨四点才出发。
尽管白天朋友明确嘱咐我晚上要是错过了末班车就只能跑步或者顶着夜间加价打车了,我还是错过了末班车。
打开地图一搜离旅馆有十七公里,提前知道打车有深夜料金的我,完全没有打开Uber的勇气,深夜的堂吉柯德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店员在有条不紊地搬运货物,我在里面逛来逛去,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电光火石间,发现路边居然有共享单车,想着正好出来旅游我已经两天没有运动了,在一小时有氧和钱包变瘪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
凌晨一点的东京,马路上只有我和刚睡醒的蚂蚁一般的出租车。骑过六本木的时候有一个大下坡,我站起来踩到了20km/h,那一瞬间自由的感觉无比强烈,就像《加勒比海盗》里面的Jack Sparrow一样,穿过斑马线的时候在想第二天的日本报纸会不会以加黑的「飞翔的中国人」开头报道昨夜东京街头出现过一个奇怪的穿黄色攀岩裤黑色抓绒衣夜骑东京的中国人。
就这样从中目黑到浅草,以我不曾计划的方式逛完了小半个东京,并且只花了355日元(大概18人民币)。
在浅草驻扎了两天过后,我开拔来到了新宿,对新宿的向往都来自北野武的「新宿午前3时25分」,没认真留意过歌词内容,等真到了我才意识到北野武是个老色鬼。
原以为新宿是类似于北京三里屯一样的潮流前线存在,来了才发现实乃声色犬马之地。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感觉出个国不消费点色情服务也有点浪费,搜了搜发现有一家老牌的脱衣舞店,就顺着导航找到了店址。
进入到店里,逼仄的柜台后老板一眼看出了我是外国人,直接用英语给我介绍价格和注意事项,店里四处凸起的墙皮佐证了他有多老牌。有意思的是,店里禁止盗摄,并且在等候区张贴了每一个被抓到的盗摄者的照片,用的还都是宽幅拍立得拍的,人像构图颇为不错,如果不去看一旁盗摄者手写的「认罪书」,把那一面墙当成一个人像摄影展都不过分。
表演环节平平淡淡,尤其是搭配上那带有90年代蒸汽风的配乐和模拟音,与其说是在看色情表演,更不如说是像在景区欣赏当地文化表演,期间有推广extra service,虽说合法,安全起见还是没有选择。看完在便利店买了瓶啤酒,就一路边喝边走,回了旅馆作罢。
转天吃过早饭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秋叶原B-PUMP,想着体验一下这座亚洲闻名的岩馆,没想到却在闭门维护,碰到了一个和我一样吃闭门羹韩国小哥,一看他扒满茧的手指我便知道是同道中人,他只会讲日语和韩语,我只会英文和中文,所以只能靠翻译软件打字交流。
每次我打完字他看到翻译都会「嗯…」 「哦…」一下,像极了赛尔达里面的NPC,我也尽力表情中二一点夸张一点以示热情和友好,后面就和他结伴一起去荻窪B-PUMP。路上得知他经常来日本攀岩,水平也高出我很多(抱石V6,野攀11C),不过喜欢攀岩的大都偏内向,看得出来他有点紧张,路上换乘还给带反路了。他给我介绍大邱很适合攀岩,我也把中国的阳朔介绍给他。到了岩馆过后发现果然还是高估了暴走多日过后我的体力,也低估了现场买的新鞋给我带来的强烈疼痛感,最后拿下了一条V1线(大抵相当于国内V2水平)就只能结束。
离岩馆不远的井之头公园附近有一个关注的instagram博主正在办展览,从岩馆出来过后我就直奔画廊想去体验一下当地艺术氛围。办展览的画廊大概有二十平米,展出都是instagram上东京本地摄影师的作品。我到的时候画廊里面都是作者,只有我一个观众,我拿着翻译软件和每一个摄影师聊了一遍,一个用双反等腰平取景扫街,一个用坏掉的快门和过期的胶卷拍人,一个用富士相机拍森林里面的树和雾,一个用徕卡来拍街上的阴影以及用索尼拍阴影并调色成徕卡风,我关注的博主则是富士相机和胶片人像相关主题,倒是没有想到一个那么小的画廊展出内容如此之丰富,我也是大丰收了一把,学到了不少拍摄的技巧。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的早上,我依旧没有看到让我惊叹的樱花,所以决定临走之前去新宿御苑试一试,结果还是运气好,如愿见到了这辈子都忘不掉的樱花。
和中目黑以及上野公园修剪过的樱花不一样,新宿御苑遍地都是垂到地上或者水面上的樱花树,微风拂过,我一遍又一遍地淋着樱花雨,大为满足。回酒店取寄存行李的时候,还走错了导航,被迫上演了一把rush hour,最后慌而不乱地赶上去往成田机场的skyliner express,顺利飞回了帝都。有意思的是,落地首都机场的时候我居然下意识松了口气,可能是因为不用怕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靠右走被当成异类了。
五天的行程下来,也基本达成了我的目的:
- 熟悉一下出国的流程;
- 测试一下英语口语和刚买的35L迪卡侬户外背包负载能力
- 积攒学习日语的动力
东京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旅游城市,消费不算太贵(相比北京),当地人民也十分友好,治安什么的和国内差不多太多,对于我等胶片爱好者更是圣地,争取以后还能有机会去多探索探索。